狂犬病是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致死率幾達百分之百。狂犬病初期呈現的症狀有非特異性的,如發熱、喉嚨痛、發冷、不適、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虛弱、焦慮、頭痛等,或咬傷部位異樣感之特異性的症狀,持續數天後,出現興奮及恐懼的現象。然後發展至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肌肉之痙攣,以致於引起恐水之現象(故又稱恐水症)。

 

隨後併有精神錯亂及抽搐等現象。如果不採取任何醫療措施,患者在2至6天內(有時會更久),常因呼吸麻痺而導致死亡。 民國三十六年該病從上海傳入台灣,在民國三十七年四月十五日由林宗義醫師在台北市台大醫院發現第一個狂犬病病例,其後陸續有病例發生,其中以民國四十年發生二百三十八例,及民國四十一年發生一百零二例為最多,透過家犬接種、捕殺野狗等控制動物傳染窩的措施,自民國四十八年起台灣地區即不再有人的病例,民國五十年一月後即未再出現動物的病例。

 

目前台灣為狂犬病非疫區。 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其唾液中含有病毒,狂犬病病毒即從已感染動物的唾液中隨著抓、咬而進入人體(偶而經由皮膚的傷口、黏膜)。故被感染狂犬病的動物的爪子抓傷也是危險的,其原因是動物會舔牠們的腳。 人類患者之唾液也有病毒,理論上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是有可能的,但至今尚無病例報告。亦曾發生死於中樞神經疾病病患,經角膜捐贈,傳染狂犬病至受贈者。蝙蝠群居的山洞或實驗室有可能經空氣傳染,但甚少發生。拉丁美洲常發生吸血蝙蝠傳染至家畜。

 

狗貓自臨床症狀出現前3~7天(很少超過4天)開始,以及整個病程都具傳染力。衣索匹亞狗狂犬病病毒株自臨床症狀出現前14天即具傳染力。在某一研究中,蝙蝠在臨床症狀出現前12天即可分泌病毒;另一研究顯示,臭鼬在臨床症狀出現前8天即可分泌病毒,在死亡前約有18天可分泌病毒。

 

 

 

 

天子特區 online│百家樂21點

超級賓果德州撲克

arrow
arrow

    Kur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